在寸土寸金的杭州城占据这样一片地开设青楼,足见梦溪阁背后势力雄厚,也直接证实其在杭州的名声并非虚传。
大门外竟站着两名守卫,他们虽穿家丁服饰,但周身气韵表明他们并非梦溪阁之人,而是临时派驻此处的看守。
即便再声名远扬,也不过是间青楼而已,怎会在营业时设两尊石狮子挡路?
李旭兴致盎然地走近,果然被两名守卫伸手挡住。
“敢问二位是否携有请帖?”
一人出声,语气温和却坚决,显然不易动摇。
李旭疑惑:“梦溪阁不过是消遣之地,为何还需请帖?”
守卫平静回应:“平日无须,我们也不过问往昔之事。今日此地举办诗会,规格颇高,能入内的宾客要么身份显赫,要么才学出众。”
“小兄弟若持请帖,呈上一看即可入内,否则只能另寻佳期。”
此守卫言辞得体,既不倨傲也无卿蔑之意,李旭并未觉得奇怪,反笑问:“我确未带请帖,不是说有才华亦可入内吗?”
守卫又打量他一番,和颜悦色地说:“要么需有一定名声,要么能通过诗词测试。公子似非本地人士,若想进去,需经诗文测验。”
守卫这般客气,实因李旭衣饰与气质绝非凡品。
否则,守卫早摆出一副拒人千里的姿态。
闻听需作诗,李旭唇边笑意微扬,这不是瞌睡送枕头嘛?
当下朗声道:“我对自身才情尚有信心,不知作诗有何要求?”
守卫见李旭当真打算试炼,不敢怠慢,忙伸手示意,邀请道:“公子请随我来,诗才考核由秦公子安排,我引您前往。”
李旭点头,泰然自若地跟随。
赵高紧贴其旁,守卫并未阻止,仅一路引导至侧门旁的小园。
此刻,园中已聚拢数名文士,这些人模样较诸门外黯淡许多,有的眉头深锁苦思,有的满面懊丧,还有些带着羡慕目光望向桃林掩映的园口。
“公子,考核之地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