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意将遗嘱摊在解剖台上,紫外线灯扫过纸面时,原本空白的附加条款突然渗出血珠。
这些血珠在重力作用下聚集,凝成林雾的签名——但笔迹明显被某种外力篡改过,笔画间夹杂着XY-07的分子结构式。当她用镊子夹起血珠样本,显微镜下竟显示出血细胞正以人类DNA不可能的速度分裂,最终形成股权证书的微缩图案。
遗嘱不是文件,是活体程序...
林雾的电子音从通风管道传来,她的意识残片正附着在天花板某个角落。当沈知意抬头望去,看见天花板上密密麻麻写满第19次轮回的观测数据——每个数据点都对应她记忆中的某个死亡瞬间。最醒目处用林雾的血标注着最终审判条款:当观测者死亡次数达19次,记忆主权强制转移至继承者。
遗嘱的受益人栏并非空白,而是用特殊墨水写着?观测者的另一面?。
当沈知意用酒精擦拭墨迹,底层浮现出更小的字迹:你与林雾共享同一观测权限,但彼此互为......观察样本。解剖台的金属表面突然变成全息屏幕,播放着第18次轮回的画面:她(林雾)将遗嘱交给幼年沈知意,而沈知意稚嫩的手在空白处写下林雾的生日。
原来我们才是彼此的......附加条款......
全息投影中的林雾突然扭曲成二维码形态,扫描结果显示:继承条件:需在观测者死亡前,完成对另一方的记忆清零。沈知意的手指无意间触碰二维码,解剖台的手术刀立刻自动弹出,刀尖直指她的心脏——系统判定这是最便捷的记忆清零方式。
林雾的意识残片引导沈知意打开保险柜底层夹层,那里藏着第二份遗嘱。
与第一份的悲怆氛围不同,这份遗嘱用荧光墨水书写,内容只有简短一行:第20次轮回计划启动。当沈知意试图拍照记录,闪光灯亮起的瞬间,所有文字突然调转方向——变成用林雾的瞳孔图案拼写的警告:别相信死者的遗嘱,他们总是......修改死亡时间。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