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仔细研读了用户提出的改进要求,其中就有一项内容,明确提出战机必须要具备在恶劣环境下紧急升空作战。”
“用户所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环境与我国有很大差异,对发动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试飞的时候,应当从整体上来考虑战机的性能,而不是仅仅考虑气动布局。”
“从试飞的效费比来看,一次试飞测试做多项测试,能够提高试飞效率,还能节省经费。”
节省经费?!
听到这四个字,所有人都动容了。
这简直是诱惑啊!
985厂什么都缺,最缺经费,再不开源,上万名职工真的要饿肚子了。
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研制团队是一块钱掰成两半花,甚至许多人倒贴。
这时,一名中年人陷入了沉思。
他往前走了两步,李干看到了他,顿时微微一愣。
这人很面熟啊。
突然,他脑海里跟爆了一颗手榴弹一样——这不是年轻版本的宋文忠宋总工吗!
三代机的总设计师、四代机的奠基人,东大现代战机的引路人!
不,这是年轻时的宋总!
“李干同志,你的想法很新颖,请你详细说一说你的完整试飞理念。”
宋文忠求贤如渴的样子。
李干平复了一下心情,将前世的试飞办法的框架以及流程,立即做了一个详尽的讲解。
末了,他用一句话简短的话道出了试飞工作的原则。
他道,“试飞的根本原则,是想尽一切办法将飞机的所有极限飞出来,勾勒出完整的飞行包线。”
所谓飞行包线,是指以飞行速度、高度、过载、环境温度等参数作为坐标,表示飞机飞行范围和飞机使用限制条件的封闭几何图形。
即,在图形范围内飞行是安全的,超出了该范围,则表示所进行的飞行动作属于危险操作。
换言之,李干踩刹车开加力蓄能蓄能起飞(类似汽车弹射起步),发动机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