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季君陶的桎梏,“我就算参演一百部,也没有任何人会把票房算到我头上。”
电影圈的“退货”,本质是“不差你一个”。甲的角色,换成乙也能演,换成丁也凑合。很不幸,剧情片中的性感台灯类角色恰好就是最“不差你一个”的。只要演员足够美艳动人,演技达到不辣眼的水平,谁上都可以。
这个问题很沉重,很深远,而且历史悠久。商叶初暂时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也无意去整顿电影圈的风气——开什么玩笑,青凭娱乐这点体量,不被人整顿就烧高香了。
季君陶摸着商叶初刚刚按住的地方,仍旧迟疑:“不想演性感台灯,那就先去拍偶像剧,再去拍小妞电影呗。”
“嗯哼。”重点来了。
“但是,如果我去演《前任请别点外卖》《柠檬汽水》《她忘了拿伞》这种类型的片子,如果扑街了,你猜猜观众和投资商会把锅算在谁头上?”
季君陶一顿,恍然大悟:“好你个商叶初!原来是又想让我给你背锅啊!”
“咳咳咳!”心思被戳穿,商叶初也有点不好意思,“有得必有失。”
商叶初知道季君陶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商叶初不可能拍一辈子《哑婆》那样的文艺片,早晚是要向商业片转型的。但电影圈——尤其是商业电影,女演员的境遇实在尴尬。中年女演员还可以演一些妈妈奶奶之类的角色做遮羞布,青年女演员,几乎已经无处下脚了。
以商叶初如今的年纪,如果不想去做剧情片里的镶边女主角、惊鸿一瞥的美艳客串、冷若冰霜的性转小弟、音容宛在的白月光、被男主角保护两个小时后以身相许的刁蛮大小姐——事实上,连这些角色,商叶初都分不到一口,早就被抢光了——就只能出演小妞电影。
但小妞电影也有弊端,扑爆完全由女主角自负盈亏,万一扑了,连个给商叶初接锅的人都没有。
演员转型的第一部电影是很重要的,能少冒一点风险就冒一点风险。
这时候,《规则杂货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