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如晦来到汝关的唯一用途,就是掩护天光一号。
黎如晦毕业于卡特莱恩战略学院,校训是“战略即艺术,战争即作品”。校徽是一枚钥匙和一把匕首交叉的模样。
黎如晦怀揣着满腹最高精尖的特工知识与报效母国的热望,像归鸟投林一样回到了自己满目疮痍的祖国。
最初他选择了国党,因为这支政党看上去拥有更为强大的军事力量。黎如晦学到的第一课就是,在绝对的军事力量面前,一切战略战术都将化为乌有。
黎如晦知道,凭借自己金灿灿的履历,完全可以进入国党而不从底层做起。开始他谋求的职位是某地作战科的参谋或者北方战区的军事顾问,但很遗憾,由于种种原因,这两个愿望都泡了汤。
他最终成了某位将军的智囊团成员。本以为可以大展身手,实现满腔的抱负。然而,在反侵略战争中,这位将军提前得到了消息,一枪未放,带着手下的兵丢掉整个大省脚底抹油。
寇校长在雷霆震怒下枪毙了对方。而这位勇将的智囊团们虽然是被迫随行的,却也永远失去了进入权力中心的机会。
黎如晦被丢到了一个闲职上。每天最大的工作就是处理文书。在那些文字中,国军以摧枯拉朽的势头瓦解了侵略者们的进攻,战报上一场又一场大捷;但在现实中,黎如晦只看到自己的同僚们以风卷残云的劲头卷走了前线战士们的补给,腰包越来越肥。
即便是在军校中,黎如晦也没有学过一边侵吞前线补给、一边让士兵们打胜仗的战术。这让他感到稀罕。
舒坦的日子会消磨人的斗志。黎如晦在这种日子中陷入了恐慌。他担心自己迟早会坚持不下去,成为将军或者同僚那样的废人。他越来越郁郁不得志,每日借酒浇愁——上司曾经为此批评过他,但在看到即便喝得大醉,他也能完美地处理好文书之后,就不再管他了。
直到某一天,上司忽然找到他,开始和他谈心。
黎如晦本来不想搭理自己这位老好人上司。然而和对方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