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文芝摇摇头:“这个剧本能给我很多灵感,我要留下。”
商叶初懒得和大小姐掰扯,干脆道:“所以你住哪儿?”
“我住县里的宾馆,每天早起开车来这里看你们拍戏。”盛文芝毫不犹豫道。
-----------------
跨过了角色理解的门槛,商叶初的演技可谓一日千里,再也没有出现过上午的窘态。
在脑子里循环播放的村民、亲戚台词的熏陶下,商叶初几乎不用任何努力,就对剧本中的村庄产生了难言的厌恶感和恐惧感。连带着,对自己的父母和哑婆,这些“累赘”,也产生了恨屋及乌的情绪。
这种厌憎感是从心底倾泻的真情流露,商叶初只需在上面稍加掩饰,配合上优等生温情脉脉的假面,就能演出一种极度奇妙的效果。
商叶初入戏了。虽然使用的方法有些残酷,但却着实见效。她只用几天时间,就理解了小越经年累月遭受的折磨——外界的与内心的。将这些情感自然而然地流泻出来的瞬间,商叶初就是“小越”。
除此之外,商叶初还对小越这个角色做了大量细节上的补充。
商叶初认为,一个人长年夹在炙热无私的爱与强行放大的恨之间,内心必然是极度压抑的,需要一个发泄口。否则绝对会疯掉。在反复思索过后,商叶初给小越加上了这么一段戏份。
哑婆在隔壁唱歌时,小越正在写作业,神情没有太大的波动。但当做到一道非常难的题目时,哑婆仍在唱歌,小越忽然面无表情地一口咬住了自己的手!
小越咬的是手掌的内侧部分,那里肉最厚,肌肉紧致有弹性。她咬得那样用力,留下了深深的齿痕。但没过一会儿,那道齿痕就消失了,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这是商叶初给小越设计的“发泄”方式。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能发现,这个动作和哑婆咬住永富时的动作是一样的。
诸如此类的细节数不胜数。即便通过种种方式,迈进了体验派的门槛,商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