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心坚闻言,很快离去。
等着夏儒的工夫,裴元向毕钧问道,“你是哪年离京的?”
毕钧恭恭敬敬的答道,“正德五年的时候,刘公公事败,老奴不敢留在京中,就找了个由头去投奔干爹了。”
裴元看了看毕钧的年岁,又问道,“你是几岁入的宫了?”
毕钧恭敬答道,“老奴六岁入的宫,在宫中待了三十五年,又跟干爹在外镇守了两年。”
裴元心中一动,“这么说,你在宫中应该也认识不少人了?”
毕钧似乎明白裴元想说什么,叹息一声道,“宫中的太监多,可是宫中的老太监少,能活到奴婢这么大的,都是莫大的福分了。”
“奴婢当年相知的,很多都早早没了。后续结识的,也大多是为了利益,谈不上什么深厚交情。”
裴元哦了一声,岔开了话题,没再深谈下去。
过了没多久,夏儒父子提心吊胆的来了。
虽说自从得到了这个邪恶千户的相助,确实大幅改善了自身的处境。
张鹤龄不敢再明目张胆的打压,其他家族都开始谨慎观望,之前宫里断绝的消息,也能时不时的传递过来。
可是这个裴元也实在太可怖了。
当初裴元在夏儒面前殴打欺辱夏助的事情,还时不时的在夏儒面前浮现。
昨日他在理藩院以外戚的身份代替天子接受拜表时,曾经招待倭国使者吃饭。
因为时常出神,被倭国使者问起。
夏儒见那使者小意殷勤,又想着是外人,心中憋闷的紧了,便含含糊糊的说了“有个朋友”的事情。
那倭国使者听了也大受震撼,没想到天朝上国还有这样粗暴无礼的官员。
对于“有个朋友”什么的,那使者自然也心领神会。
这个倭国使者叫做了庵桂悟,本就是东福寺的僧人,作为在倭国地位崇高的僧人,时常有大名、贵族找他开解心事。
因此对这种语言套路很是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