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真的这份露布上书,简直让他们像是吃了人参果一样舒爽。
他妈的,按照毕真这个逻辑,那帮清流,不就是长了吉吉的贤宦吗。
成天装你码呢?
于是大家兴高采烈的讨论着此事,恶心着那帮清流。
只是大家说归说,笑归笑,架不住有人当真啊。
毕真的这份露布上书,就让司礼监众太监,一下子燃了起来了。
毕真这家伙虽然和他们不太对付,但是内省镇守太监,都是挂靠的司礼监编制,说起来那都是自己人。
自己人出了这么大风头,就相当于我自己出了这么大风头。
何况他说的多好啊。
毕真大胆提出的“阉士”的概念,简直是概括到了灵魂里。
而且当前的舆情,也让这些司礼监的宦官们大受启发。
他们这些能进司礼监的太监,和别的太监是完全不同的。
他们都是从内书堂学过圣人学问的,抛开吉吉不谈,他们和外面坐朝的读书人,又有多大区别?
不少司礼监里的太监,已经受到舆情的影响,开始下意识的对标,看哪个对标翰林学士,哪个对标左都御史,哪个对标都给事中。
这一次的思想觉醒,瞬间就让内廷划分为了清流宦官、浊流宦官和杂流宦官。
清流宦官自然就是有内书堂资历,在司礼监帮着陛下打理政务的这些人,如司礼监掌印、秉笔、随堂、左右少监、左右监丞、典簿、奉御之类。
浊流宦官首当其冲的就是东西二厂的提督、掌事、掌班,以及御马监的大小太监。
至于杂流宦官,则是御用监、内官监、尚膳监之流。
若是司礼监秉笔兼任东厂提督,则称为清流浊职,若是其他监的提督充任,则可称为杂流浊职。
这踏马就让刚晋升东厂提督的张锐很不爽了。
原本他这个东厂提督,单论实权的话,在内廷排第四。
仅次于司礼监掌印、秉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