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花钱,能动用的也是很少的一部分。
大量的金银被他们吸收,然后沉淀在库藏中,有进不出的吞噬着市场的流动性。
随着对外商贸的繁荣,南方经济体从世界各地吸收来了大量白银,然后这些白银又如涓涓溪水,再次流向那些无底的库藏。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呢?
假如南方经济体通过贸易,将本来价值一两银子的商品,以十两银子的价格卖往海外。
这也就意味着,随着交易的完成,他们的财富进行了一个十倍杠杆的放大。
那么,该如何让他们膨胀了十倍的财富,获得更加具体的价值体现呢?
那就是,让大明更加饥渴的需求白银。
让每一个耕地的农民,让每一个劳作的匠人,让每一个拿薪水的官员,让每一个挥刀的士兵,让每一个走街串巷的商人,让每一个出卖肉体的婊子,让所有的大明人,都来为他们膨胀的财富买单。
这条路,目前只差最后两步。
一个,是将白银货币化。另一个,是通过“一条鞭法”将白银明确为缴税的法定标的。
如此一来,掌握着这条白银之河的上游,并且用“杠杆口径”膨胀自己财富的南方商业体,就可以完全的把持了大明的财权。
大明政府发行不了自己的宝钞,手中的每一两银子,都是从南方经济体手中漏出来的。
甚至因为收不上商税,想要拿到这一两银子,也只能继续压榨农民,逼迫他们将那可怜的收获,去兑换白银交税。
如此一来,掌握了白银的“上游接口”和“杠杆口径”的南方经济体,和凌驾在大明朝堂之上的太上政府有何区别?
之前,朝廷还能通过郑和下西洋,掌握一个财富膨胀的杠杆口径,可现在朝廷多次启动造船失败,再加上刘大夏焚烧了资料和海图,这条路基本已经堵死了。
在双方本就离心离德的情况下,大明朝廷不能控制货币,只能是死路一条。
事实也确实如此,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