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当初那么激烈,只是喜恶不藏,都在脸上。
裴元却暗暗庆幸,前期刷的声望终于踏马有用武之地了。
不然的话,凭借自己锦衣卫的身份,文官们都不会正眼瞧自己。
裴元便对王琼道,“前些日子有一桩公案,不知道王公可有印象?”
王琼皱眉,不知裴元想说什么。
裴元娓娓道,“当初梁次摅依仗着父亲梁储的庇护,在家乡无恶不作,杀人夺地。结果负责办案的官员,却畏惧内阁大学士的权势,给出了‘情重律轻’的最终审查意见,王公应该记得吧。”
王琼淡淡道,“这件事朝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裴元点点头,继续道,“当得知这个结果后,梁次摅越发肆无忌惮,嚣张跋扈。他还特意前往大慈恩寺,屡次羞辱那些仗义执言的举子们。”
王琼对此事也是有所耳闻的。
裴元见王琼对自己描述的角度没什么异议,就知道这家伙也是支持法办梁次摅的,于是便道,“当时人人畏惧走避,正气不能伸张。就是裴某愤然而前,责以大义。那梁次摅还要蛮横行凶,也是裴某将他暴打,使天下人心不至凉寒。”
王琼听了一愣,下意识问道,“你就是殴打梁次摅的那个锦衣义士?”
裴元点头,“不错。”
王琼的脸色,肉眼可见的缓和了几分,堂中的气氛也没有刚才那么剑拔弩张了。
王琼又打量了裴元两眼,说道,“倒也是个与众不同之辈。”
裴元上次殴打梁次摅的时候,故意留出空当,让那些举人们也参与其中。
有了亲身参与,那些举人们兴致勃勃之下,果然把事情大肆传扬开来。
裴元的形象也在传播中被美化,得到了义士的美名。
裴元又拿出之前哄骗霍韬的言辞,对王琼说道,“因为裴某本就不是个寻常的锦衣卫,裴某所在的镇邪千户所,负责的是在寺庙坐探,追查那些蒙骗愚夫愚妇的邪教,很少涉及朝堂的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