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
清晨,当身处河谷中的扶州同昌县还被大雾笼罩时,喊杀声透过浓雾闯入了百姓的耳中。
各家各户的百姓纷纷抱团一处,满脸恐惧的看向屋外。
不少胆大的打开窗户缝隙,可城内的浓雾太浓,根本看不清任何东西,只听到了喊杀声。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喊杀声渐渐变小,街道上的雾中则是传来兵卒行走的甲片窸窣声。
同昌县内的四千多百姓仍旧躲在屋里,直到日上三竿,随着浓雾渐渐散去,他们才看清楚了街道上的情况。
只见那些粗鲁的番兵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甲胄鲜明的另一支军队。
他们的甲胄不同于官军和番军的甲胄,甲胄更为沉重敦厚,个头也更高,几乎每个人都牵着一到两匹健壮的马匹,比官军的马匹更高大。
“是三辰旗,是朝廷的人!”
“不对,他们穿的和东川、西川的官兵不一样。”
“什么意思?是山南西道的官军吗?还是关中的?”
“不是、都不是,是陇右的官军!”
不少百姓看到三辰旗后,壮着胆子跑到了街道上,结果却发现这支官军与其它官军的不同。
在一些老人的揣测下,他们终于知道了这支官军的来历。
与以往的官军不同,这支官军极少与百姓交流,但天真无邪的孩童们靠近他们时,他们总是报以微笑。
正在百姓们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办的时候,一些穿着胸甲,腰系横刀,头戴幞头的人带着几名兵卒来到街坊内。
“某为大唐陇西都护府武州镇第二军第三团料粮官,特奉都将之令前来告示百姓。”
“多康番贼已经被我军击退,降卒尽数被解救。”
“然县中官吏及庶族大多被害,都将怜尔等困苦,特命某前来告示尔等,明日辰时开始,各家各户需按照家中户口于坊门登籍造册。”
“所登籍造册之户口,不分男女,皆授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