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
“只要张使君不想着东顾,加之没有其它干扰,那他这一脉足够坐镇四州,击退所有来敌。”
说到这里,刘继隆看向了眼前的张议潮。
尽管局势发生了变化,可张议潮的想法依旧没变。
朝廷如果一直不信任河西归义军,那还不如主动从凉州撤回甘州,断绝与朝廷的联系,让朝廷忘记河西还有个河西军。
如此一来,凭借从凉州迁入的汉口,张淮深在四州的统治也将更加稳固,而河西归义军内部也将不再受到朝廷挑拨。
到时候李仪中、李恩、李渭这些人即便有别的心思,也会因为失去朝廷支援而泄气。
加上张议潮已经带着他这一脉的人离开河西,河西归义军内部便只剩张淮深这一脉,所有人只能支持他。
如此一来,内部不出问题,张淮深还真的能好好统治四州,而外部的嗢末和回鹘虽然强大,却也拿张淮深没有办法。
可以说,张议潮已经为张淮深铺好了路,只要不出现意外,张淮深最差都是四州之主。
汉人只要内部不出现问题,外敌很难攻入其中。
想到这里,刘继隆便想到了历史上的归义军。
历史上张淮深最后身首异处,主要还是因为内部出现了问题。
首先就是朝廷迟迟不授予他河西节度使旌节,导致内部索氏、李氏并不服他。
恰逢黄巢攻入长安,张议潮之子张淮鼎逃回河西,而这人能力不足,极易被架空,所以被索勋利用,最后张淮深身首异处,张淮鼎成为傀儡后病死,索勋成为河西之主。
好在李氏也不服索勋,加上河西豪强更愿意接受张氏领导,所以李氏扶持张淮鼎的儿子张奉承,并将索勋杀害。
李氏本想着挟张奉承以令不臣,结果张奉承不甘做傀儡,之后清洗李氏,重新执掌河西权柄。
结果张奉承没有张议潮、张淮深的军事能力,四处树敌,最后被回鹘兵临城下,签订城下之盟后抑郁而终。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