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辈刘继隆,见过张河西。”
“起来吧……”
冬月初十,刘继隆在五泉县城门外见到了张议潮。
相较几年前,张议潮老迈许多,两鬓斑白的同时,脸上皱纹也增加不少。
他身着紫袍,头戴幞头,腰间配有革带,并不奢华。
护送他入京的队伍,是由张淮铨、张淮鼎为首的十余名儿孙,以及百名身披扎甲,一人双马的精骑。
这些精骑脸庞稚嫩,没有携带家眷,大概是孤儿出身,随张议潮入京后,便要在京中安家落户了。
在他们拱卫的车队里,不少女眷孩童伸出头来观望,小声议论着刘继隆长相。
他们过往都听着刘继隆的事迹,如今见到刘继隆,只觉得他比那些传闻中还要厉害。
在他们打量刘继隆的同时,张议潮也在打量刘继隆。
瞧着身长六尺逾,气度恢弘的刘继隆,张议潮依旧不吝称赞道:“不愧是我河西汉儿!”
“河西夸赞了。”刘继隆自谦行礼,张议潮见状看向五泉城,感叹道:
“如此坚城,即便我率军来攻打,恐怕也多半铩羽而归。”
他这话倒不是谦虚,而是五泉县被刘继隆、耿明、窦斌经营的太好了。
城池周长四里,高两丈四尺,厚三丈,整体夯土包砖,十分坚固。
别说张议潮来攻,就是刘继隆带着火药来攻打,一时半会恐怕也拿不下。
“如此城池,整个陇右也只有寥寥七座罢了。”
刘继隆实事求是的交代,毕竟以陇右的人口和生产力,每年所烧制的砖头都十分有限。
正因如此,这么些年过去,除了几座重要的关隘外,整个陇右也只有狄道、五泉、渭源、陇西、盘堤、抱罕、盐井这六个县做到了整体的扩建并夯土包砖。
其余的二十几个县,虽然也经过扩建,但大部分还是夯土结构,包砖还需要等待五年时间才行。
张议潮也并不惊讶,而是轻笑颔首道:“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