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四年,马成便年过半百,因此刘继隆不免询问道:“怎么不见家中那几个娃娃?”
“三个娃娃都在读书,剩下五个在内院被照顾着呢。”马成笑呵呵开口。
他有八个孩子,五男三女,但其中两男三女都是跟随刘继隆后生育的。
三个读书的男娃分别是二十岁、十七岁、十四岁,其中大郎就读临州的大学,二郎和三郎在河州的学堂就读。
马成的长子马懿在临州的大学就读,这件事刘继隆自然是知道的,因此他不免夸赞道:
“大郎在狄道学的不错,以后毕业了,能直接在军队里担任要职。”
“算算时间,再过一年,你家二郎与三郎便也毕业了,是准备去临州大学就读,还是另有安排?”
马成闻言笑着说道:“大郎学的东西我不懂,便不干涉了。”
“他与二郎和三郎说过,希望他们都去临州的大学学习,但二郎想担任直白,从直白做起。”
“三郎准备参军,但年纪太小了,我还是希望他去临州大学里学习学习。”
由于有保密条例,因此马懿并没有把在大学中学习的东西告诉自家人,但他也隐晦请两名弟弟去大学就读。
不过因为他说的不清不楚,两名弟弟也并不打算按照他推荐的方向前进,而是各有打算。
陇右的直白可以在年末考成后,一点点擢升,成为有品秩的官员。
兵卒也可以累积战功,以此实现擢升。
面对刘继隆的询问,马成表现出了不干涉的态度。
对此,刘继隆也沉默片刻,随后才道:“陇右讲究公平,只要有真才实学,不管走哪条路都能实现抱负。”
他在隐晦提醒马成不要开后门,而马成也表示了肯定。
“这是自然的,我还记得节帅您说过‘一帅无谋,挫丧万师’,我深以为然。”
“若是没那份本事,倒不如老老实实做个小官,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马成这般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