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周琅再次去学堂的时候,夫子把他的座位都给调到最前面去了。
与周启南并排坐了。
还美其名曰,叔侄俩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对他寄予厚望。
这些都不提了。
只是周琅没在学堂里待上几天,又跑回家去,帮周老汉种田踏水车去了。
夫子一腔热情,付诸东流。
他童生见得多,红案也培养了不少,像周琅这种,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还能考上的,真没有见过几个。
哪个不是天姿聪慧,外加勤奋进取?
这个周琅他就是不一样。
……
只说老周家,王氏相当不痛快,怕她儿子周启南多想,还特地去学堂里看过他一回,结果,她儿子就是大气,大度。
不仅没有多想,还恭喜周琅考中童生了,还说要向四叔学习。
会干农活,还会学习。
王氏那个急眼啊!
与他吧吧地说了一大堆。
周启南微微笑,说他今年秋闱就可以考秀才了,童生不算什么,让王氏放心,莫要着急。
一定给王氏考个秀才回来。
王氏更心疼儿子了。
这世上只有她的儿子最善良,心地最好,她不忍心告诉他,他周大郎在周家的地位,恐怕大大不如从前了。
以前还有周老汉全力培养。
现在周老汉有自己的儿子也是读书的苗子,有了更多的选择,到时候,如果遇上什么事情,周启南肯定排不上第一名了。
周老大又没用,还没有危机感,和以前一样又懒又废,干活都舍不得出二两力的。
以后,只有她这个当亲娘的用儿子多谋划了。
……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万物复苏,春种种得好,秋天就是丰收年。
老周家喜事连连,周老汉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干活都得劲儿。
美中不足就是雨水少,有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