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妻淳朴,这钱袋子里,连铜板子儿,都放入里面了。
就听林十七道,“我想让相公去读书,相公以前傻乎乎的,错过了上学堂,现在他既然脑子好了,又这么聪明,我想着他年轻还不大,现在读书还不晚,爹,娘,您们看如何?”
一时之间,老周家人,全部静寂了。
老两口还没有说话,一道尖锐的声音响起来。
“四弟妹,你莫不是在开玩笑吧!四弟一把年纪了,都成亲了,还去读书?说不出去,不怕人笑话?”
正是王氏。
林十七早就算准了王氏会反对。
“大嫂,咱们大虞国成亲之后,继续科考读书的人,不知几何?怎么我相公成了亲,再去读书主成了笑话呢?我相公还未满十八岁呢,也不叫一把年纪,真正一把年纪的,那种四五十岁的人,还在读书的人,大有人在!”
王氏被堵了话,“这哪能一样呢,人家是一直从小在读书的,四弟以前没读书,从头开始与小娃娃一起上启蒙班,多不好意思呢。”
周老汉也眉头皱起。
周琅开口道,“我自然是不会与小娃娃们一起上启蒙班的,我也不一定非要去上学堂。我就是想识几个字,先买几本书回来,自己学习一下也可以。”
王氏这才松了一口气,“那这样啊!这样不错不错。我就说了,依咱们才周家的情况,供两个读书人供不起的,启南是读书的好苗子,他童生都是县里的头几名,他们夫子说了,我们启南明年考秀才那是必中的,考上了秀才之后,后面读书花哨更大了……”
“一家人也用不着两个会读书的,一个去考功名就行了,能给祖宗增光,等启南明年考上了秀才,那咱们家的赋税都能免了,咱们家的田地都不用交税了,多好啊!给家里立即节省了一大笔开支,如果启南考得成绩好,说不定以后每个月还能拿到朝廷的补贴,将来他一个人吃穿都够用了,又有给家里省一笔。”
王氏展望未来。
也就是忽悠全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