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修文接过记者证,发现是真的没错。
这让他更加疑惑,“你一个记者,采访我们学校的门卫干什么?”
赵莉莉道:“胡为民同志发表在我们报纸上的文章最近影响很大,我之所以来采访,也是想更深入地了解他,最终目的也是让读者细致入微地了解胡为民同志。”
“胡为民就是《凌晨的光就在前方》的作者?不可能,他一个农民,哪里懂文学?”龚修文如同听到天方夜谭一般,连连摇头。
农村人?
不是知青?
不是燕京人?
众人心中一惊,看向面色如常的胡为民。
只见胡为民面色不变,更不急着分辨,只是淡定站起身,然后从抽屉里取出三个信封来。
“这是《燕京日报》等三家报社寄给我的稿费单。”
“怎么还有来自《燕京日报》的稿费?”
“胡为民还写了什么?”
“这能说明什么?”
众人觉得惊奇,赵莉莉却明白是怎么回事,她为众人解释道:“胡为民不只是向我们《燕京青年报》写信,其他三家也发表过他的文章。”
“哗!”
众人无不哗然,他们没想到自己竟然还是低估了胡为民。
龚修文神情一怔,脸色更是一阵红,一阵白的。他在学生面前丢了脸,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胡为民突然变得陌生。
他不再是自己认识的那个窝囊废女婿,而是……成了连学校老师都交口称赞的爱国作家。
这个发现让他觉得事态渐渐变得失控,万一胡为民突然反悔,不想和秀珠离婚了,那该怎么办!
直到如今,他也没有转变观念,在他心里胡为民还是那个农村来的小青年,要不是靠着他们龚家,他现在还在农村吃土呢。
至于靠着在报纸上发表几篇文章就能当作家?
他只能说对方想多了。
在龚修文眼里,《燕京青年报》报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报纸,有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