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光就在前方》,咦,这篇文章写得真好!”
“胡为民?文学界何时有了这么一号人物,我怎么没听过?”
“现在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了,我们要让主编尽快决定这篇文章发不发。”
这时,主编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只见他红光满面,情绪也有些激动:“你们刚才说的我都听到了,这么好的文章必须尽快发表,让群众们都看到!”
同样的一幕,还发生在另外三家报社。
胡为民担心的自己写的评论文章被退稿的事情没有发生,反而都被几家报社的主编看中,决定在明天正式刊发。
次日清晨,冬天的太阳总是出现的比较晚,但这丝毫不影响这个时代的打工人早起。
潘小菊是燕京毛纺厂的女工,同时,她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返城知青。
几年的知青生涯,让她变得沉默寡言,要不是她顶替了母亲纺织厂的岗位,她说不定还回不来呢。
因为人生的际遇,让她感叹人生的不公,平日里多有怨言,当然,她肯定不敢大声宣扬,只限几个要好的姐妹知道。
偶然之间,她接触到了《苦恋》的手抄剧本,并对剧本主人公的遭遇深感同情,并代入到自身。
相似的遭遇,以及回城后遇到的不公,不由让她感慨人生的路,怎么越走越窄。
就当她想写信表达自身的困惑时,她在路过书报摊时,发现了一个标题,《凌晨的光就在前方》。
嗯?
凌晨的光?
潘小菊停下脚步,鬼使神差地过去,取出五分钱,道:“来一份《燕京青年报》。”
她倒要看看,这篇文章到底说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