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继续说道:“汉王这个人,你别看他有些场合行事很跳脱,但真正涉及到大是大非的时候,他既遵礼法,也守信用,行事倒也无可指摘。
简单说就是,他小毛病不断,大毛病没有。
而对待一个亲王,不论是朕,还是满朝文武,都是得过且过。只要不犯大错,没人会去抓着亲王的小毛病不放。
朱慈炤这个人呐,奸滑的很,难怪陈国用算出他会寿数绵长呢。
他要是活不久,就没几个人能活得久了。”
王承恩也笑了:“汉王殿下确实聪明灵秀,有皇贵妃当年的模样。只不过皇贵妃性情内敛、沉默寡言,而汉王殿下就活泼多了。”
崇祯点点头,便命王承恩去传旨,并亲自去一趟西郊,召回李若琏,顺便看看汉王都在做什么。
待崇祯回到乾清宫,用过早膳,便来到旁边的弘德殿理政。
王德化已带人将奏本全部搬到了弘德殿。
崇祯看到后吃了一惊,今日的奏本至少是平时的七八倍,连忙问道:“这是做什么?”
王德化回道:“禀皇爷,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弹劾首辅的,还有部分是弹劾吴昌时、范志完、赵光抃的。
几乎所有言官都上了书。其他朝臣大部分也都写了奏本。”
王德化还想补充一句,是昨天皇爷您自己下旨,让文武百官上书议论首辅过失的。
但王德化还是忍住了,因为太子的事,已经在司礼监掌权的太监们中传开了。所以傻子都知道皇帝心情不好,正想找人撒气呢。
对于安排两个宫女,夜入太子寝殿爬床的幕后大能,连王德化都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事说着简单,但若没有强大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实施成功。
王德化也很好奇,到底是谁如此神通广大。
崇祯只是随手翻了几封奏书,便弃之不顾了。这种东西,看多了也没有意思。
处理西南的军报才是正事,李自成、张献忠,如今已经成了心腹大患中的心腹大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