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色海潮吞没最后一片礁石时,我正在废弃的气象塔顶端校准量子潮汐仪。泛着荧光的浪尖上漂浮着《郑和航海图》残页
羊皮卷的经纬线正渗出血色潮汐数据
——361天12时44分。
太平洋板块位移异常!
海洋学家陆沉渊的声线夹杂着电离杂音。
他手中的声呐浮标突然爆裂,飞出的传感器芯片在半空拼出玛雅历法的洪水预言。
当我们看向全息投影时,北纬30线上的所有海底地震仪同时传回同一组数据:海沟深处正在孕育直径百里的青铜漩涡。
第一波量子潮涌撞向海岸时,百年灯塔轰然坍塌。
我抓着锈蚀的扶梯跃下塔楼,望见更骇人的景象:防波堤的混凝土正在融化成青铜黏液,上世纪遗弃的潜艇残骸长出青铜鳍片,如同《山海经》记载的蠃鱼般在浪尖游弋。
去海底观测站!
陆沉渊扯开防水舱盖,半人高的海浪立刻灌满驾驶舱。
快艇引擎发出垂死的嘶吼,仪表盘上的指南针逆时针疯转,将我们拖向正在扩张的海底深渊。
水下三百米处,声呐突然捕捉到巨型青铜结构体。
探照灯扫过的瞬间,望见失落的亚特兰蒂斯文明遗迹——那些布满藤壶的科林斯石柱表面,竟刻着与三星堆青铜神树相同的纵目纹饰。
当机械臂采集样本时,深潜器的玻璃突然出现蛛网状裂纹,咸涩的海水裹着青铜微粒渗入舱内。
这不是普通海水...
陆沉渊的防护面罩映出检测数据。
每升海水中悬浮着120万颗青铜纳米颗粒,这些微粒正在重组为《淮南子》记载的归墟图腾。突然,深潜器被无形之力拽向海沟,舷窗外掠过成群的青铜化座头鲸——它们的歌声频率与浑天仪转动的嗡鸣完全一致。
海底观测站已化作青铜巢穴。
我们撞开气密舱门时,发现2011年安装的地震监测仪正在异变。那些记录过日本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