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是顾澈那个混蛋!”沈浪想起那笔意外的奖金,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老子花钱请你去欧洲采风,是让你去找亏钱的灵感的!不是让你去拿奖的!你没事投什么稿?还他妈得了个‘评委会特别提及奖’?提及你个大头鬼啊!一万欧元!八万块人民币!你知道这八万块,让我少亏了多少钱,少转化了多少个人财富吗?!”
“才华!都怪这该死的才华!”沈浪狠狠地将烟头摁在烟灰缸里,“找艺术家果然不靠谱!他们总能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给你整出点‘阳间’的东西来!下次再搞项目,绝对不能让这种有‘才华’的人沾手!”
第二个锅,甩给了顾澈那不合时宜的“艺术细菌”。
“最后!就是这群该死的网友!”沈浪想起微博上那铺天盖地的嘲讽和热搜,更是气得牙痒痒,“一群吃饱了撑的!烂片有什么好看的?负面营销有什么好讨论的?还他妈‘审丑狂欢’?还‘行为艺术’?我艺术你一脸!要不是你们这群无聊的家伙瞎起哄,把那个破平台挤爆,它能卖出广告位吗!”
“猎奇心理?玩梗?跟风?都他妈有病!”沈浪恶狠狠地骂道,“是作业太少了还是工作不饱和了?非要盯着我这坨屎不放!简直是阻碍我实现财富自由的绊脚石!”
第三个锅,甩给了万恶的互联网和“审美低下”的网友们。
甩锅完毕,沈浪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但问题依然存在:下个周期只有二十万,该怎么办?
他必须吸取“教训”,找到一条更稳妥、更不容易“翻车”的亏钱之路!
“艺术片这条路,看来是走不通了。”沈浪冷静地分析,“投入相对较小,而且风险不可控。万一再碰上个把‘垃圾’当‘宝贝’的评委或者观众,哭都没地方哭去。”
“小众的东西容易因为‘逼格’和‘猎奇’而出圈……那么反过来想,要做就做最大众化的!但内容必须是能精准踩中所有雷点、激怒所有群体的纯粹垃圾!”
大众化……但又能保证激怒所有人……还能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