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提出犀利问题的港岛记者。
那种刺耳的讽刺语气,其实刺痛了不少工作人员的心。
她代表着当时条件下,港岛对于大陆的一种鄙视,一种质疑,无论是谁授意的,这种态度是能真实反映当时港岛的态度的。
这大大地刺激了他们。
人们最不看好你,你却反而最争气!
他们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如火如荼地开展各项工作
————
京州市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
李达康在办公室的窗户前站着,看着窗外会议当天新闻发布会的场面。
当天那几个刺头的记者是谁派来的,他知道高育良他们心里非常清楚。
毕竟从当初沙书记布置这个任务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给高育良设套了。
光明峰项目几近烂尾,京州的经济进退维谷。
李达康做了各种设想。
比如,在这些提问后,高育良会怒火中烧,当场失态。
又或者,找一些冠冕堂皇的说辞,给媒体留一个虚伪的印象。
又或者,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谎话,精明的企业家们也会一下子听出来,从而认为汉东的招商政策,原来真的不过是个噱头。
但是李达康万万没想到。
高育良竟然是做了万全的准备来的1
甚至让这么多省级单位“一把手”,全部当场直面问题,一一作答!
整个省委班子,没有丝毫犹豫,没有丝毫退缩,而是直面问题,迎接挑战。
这一场新闻发布会,最终竟然成了高育良的政治舞台!
京州市委市政府大院是多么的寂静。
他从新闻上都能看到,汉东省政府大楼那热闹的场景。
自己这里相比下来,可谓是门可罗雀,冷清无比。
这几天新闻上仍然循环播放着那天发布会的场景。
高育良的发言振聋发聩,任谁听了都起一身鸡皮疙瘩。
这是被动进入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