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
该当如何?
这岂不是要让天下人都认定了朝廷已经失去了老天的眷顾?
在再三思虑之下,顾熙同意了邓绥要立刘祜为帝的想法。
对于这个决定,群臣只能接受。
在这种情况之下。
刘祜的登基大典如期举行。
虽略显随意,但相比当初的刘隆却也好上很多。
毕竟刘祜也已经十三岁了,自己本就能够做很多事。
但也就是因为如此,当即便有人提出让邓绥还政于刘祜。
只让顾熙摄政治国即可。
甚至还有不少大臣前来找到了顾熙。
希望让顾熙如当初一般,起到带头作用,助群臣将邓绥手中的权力废掉。
但顾熙现在又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当初的窦太后可与邓绥不同。
邓绥虽然也提拔了邓氏的几个子弟,但是邓骘等人的才能都十分不错,无当初窦宪那般擅权之举。
而且邓绥从来都没有将主意打到顾氏身上。
这对于当前的大汉便是最重要的。
接连的天灾,致使人心不稳。
这可不仅仅是能抗的过去就能安稳渡过的。
四代明君留下的天下根基确实稳固。
但若是再在此时掀起朝野内斗,极有可能便会动摇国本。
大汉若是真的出了意外。
且不说顾熙这个摄政大臣会在史书上留下什么名号,顾氏几代先人留下的美名都有可能会受到影响。
他怎么会容忍这种事发生?
朝堂绝对不能生乱。
这是顾熙的底线。
唯有如此,他才能更好的稳住天下的局势。
顾熙十分严厉的警告了众臣,旋即又安排起了刘隆的丧事。
接连帝崩,这对百姓的徭役压力极大。
若是没有天灾倒是还好。
但如今便要万般从简。
在顾熙的要求之下,刘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