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建设好一支军队,从募兵开始就非常讲究,要是兵源不好,不管怎么训练,都能让你吃大亏。
著名军事专家戚继光就吃过这方面的亏,训练了一支从市井招募来的大头兵,各种技战术训练,然后信心满满的带着他们上战场打倭寇。
结果倭寇一冲,这帮大头兵掉头就跑,戚继光还一个人傻愣愣地往前冲,冲着冲着发现就剩下自己一个人,一代名将差点就此交代。
然后戚继光得出了“市井之人不堪用”和“上等兵源来自农田和矿井”的结论。
对于这一点,袁树是非常认可的,所以他招募新兵就特别注意这一点。
就算是他自己训练出来的六千精锐,主打的也是良庄庄户,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尽管不全是汉人,但是那些鲜卑人、匈奴人乃至于羌人到了良庄之后,也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
有了这个属性,就是可靠一些。
当然了,最可靠的莫过于有共同理念的勇敢的读书人,这帮人打起仗来有信念,敢打敢冲,主观能动性极强,特别容易涌现出将星。
所以在募兵环节,袁树就特别注重收纳那些老实巴交的黑黑的庄稼汉子,至于那些已经具备一定技战术水平的职业或者半职业雇佣兵们,袁树往往会进行一下背景审查。
所以在整个招募环节里,袁树着重注意把有庄稼汉背景的士兵占比提升到绝对多数,出身市井的看上去就油里油气的老兵油子一概不要。
他这里不缺基层军事人才,那六千精锐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一心会成员,学过兵法,从汉军正规军那边学过军事,有常识,还有作战经验,直接提拔为队长、屯长、军侯之类的,完全胜任,甚至更进一步,能够担当军司马、校尉的都不在少数。
他的确想要尽可能的提升军队的识字率以建设一支无敌于天下的强军,但是军队文化之类的问题,也可以放在成军之后慢慢操作,这方面,袁树有很多很多的想法。
主要还是要保证这
支军队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