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保义都上下尽皆犹疑之时,赵怀安仰天大笑:
“哈哈哈,我笑这南诏小贼智短,笑那主将无谋,此等小诈也能哄我?”
说着,赵怀安就对下面营地的众人喊道:
“我军尚旗,诸将士无不将军旗当图腾,那南诏军平日就算缴获一面都算大幸,何况那十几面?”
“太假!太假!”
说着,赵怀安捏须大笑。
而周边一众吏士皆在大喊:
“太假,太假。”
动天的呼吼传向寨外,一直传到外头南诏军大纛下。
此时,一名全身华贵甲胄的年轻大将,正意外地看向前方大寨。
他没想到寨内的唐军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士气高昂,不禁真的起了爱才之心。
南诏从大唐的藩属一步步走到雄踞东南亚的霸主国,靠的就是吸收大唐的文明和人才。
现在南诏朝廷内的很多大臣都是当年天宝年间俘虏的川蜀唐人的后人,他们现在照样是南诏的忠臣。
所以这位年轻大将并不觉得招降唐人有什么问题,只要这人有能力。
此外,这位年轻大将对南诏国内现在局势也颇为担忧,因为身份的原因,他知道此时的南诏并不如外表那样光鲜,国家连年征战,十年前侵安南,覆万军,四年前犯成都,覆两万。
国家屡屡兴师,屡覆众,国力就这样耗虚下来。
所以此人并不想耗费珍贵的兵力去打眼前的坚寨,于是他扭头对旁边的一位唐人士子说道:
“严君,此寨守将是谁?”
这位姓严的士子显然对唐军虚实很了解,即便是对赵怀安这样的新起之辈也能说上来:
“回嗣君,此寨的守将叫赵怀安,是此前抗守大渡河的黎州军牙将,后来在白术水一战扬名,也算是川中出挑的军将了。”
嗣君?那不就是太子?
是的,眼前这位领军大将非是旁人,正是南诏国的太子,蒙隆舜。
蒙隆舜在听了姓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