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儒道:“高将军所言差矣。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曹文诏的五千骑,虽然大多是新丁,但其关宁铁骑的骨架还在,其战斗力不可小觑。我平凉城防已经完备,还是紧缩防守为上。”
刘芳亮也是主张出击:“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方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一味的防守,只能被动挨打。”
红军友也支持高一功:“我愿领第二骑兵队协同高将军,与曹文诏一战。只要打垮了曹文诏,其他两路官军便不战自退。”
田文居分析道:“目前唯有我军一家人马在平凉,无援军可盼。如果你们贸然出击,被官军分割包围,其后果不堪设想。”
众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望向了高峻山,那意思再明显不过,都在等着他下决定。
高峻山的心里早有打算,只是想多听听大家的想法。坚守才是硬道理,盲目出击势必会造成伤亡。别看现在来围城的才二万多人,只要曹文诏愿意,他完全可以招来十万二十万的军队。
你消灭得他越多,他越会招来更多的部队。他曹文诏绝不会看着高峻山占据平凉而不管。
拖延时间。只有跟曹文诏慢慢地耗时间,不出两年,李自成、张献忠的队伍必定会打过来。因为高峻山是个穿越者,对整个战役的走向会有一个粗略的研判,毕竟他知道历史的走向。
高峻山认为在此坚守二三年是没问题的,粮食储备足够支撑三年。水源也得到了解决,就算曹文诏在城外拦河断水,也不用担心。
高峻山见众人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他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给这些将领们下达了作战任务:“我命令,马志安的第三骑兵队,立即撤进城内,驻守北城门;高一功的第一骑兵队驻守东城门;红军友的第二骑兵队驻守南城门,李部司的第二步兵队驻守西城门;刘芳亮的第一步兵队为预备队;蔡芝山为城防总兵官。”
会场一片安静,没有谁敢违抗高峻山的命令。
紧接着高峻山又对左边的谋士命令道:“孙元
化为城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