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头升高,周晓宇依然坚守在院中,汗水如雨下,却纹丝不动,坚持着站桩的练习。他深知,修行之路,基础至关重要,正如那些传说中的强者,无一不是在初期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周晓宇心中怀揣着对强大力量的渴望,不愿再平凡度日,誓要在这修行之路上闯出一番天地。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宁静,周晓宇迅速结束修炼,前去开门。门外站着一位满头大汗的年轻人,显然对开门的是周晓宇而非文才或秋生感到意外。
周晓宇自我介绍后,将年轻人迎入屋内,并请来九叔。原来,这位年轻人来自杨树村,因村中有人横死,家人希望九叔能前往超度亡魂。九叔欣然应允,表示次日必至。
九叔向周晓宇解释,超度法事不仅能积累阴德,还能带来些许收入。而农村的超度往往简约,因经济条件有限,无法承担过于繁琐的仪式。
次日黄昏,九叔带着文才、秋生和周晓宇前往杨树村。夜幕降临,阳气渐弱,阴气渐浓,正是进行超度法事的最佳时机。
法事现场简单朴素,九叔换上道袍,手持金钱剑,显得庄严而威严。他为三个徒弟点上朱砂红点,让他们手持招魂幡,立于法坛两侧。
周晓宇全神贯注地观察着九叔的一举一动,这是他首次参与超度法事,心中充满了好奇与敬畏。相比之下,文才和秋生则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九叔站在法坛之上,开始了他庄重而神秘的仪式,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亡魂的慈悲。周晓宇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场法事,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讨。
在庄严的法坛上,九叔先是以道家八大神咒开启仪式,随后焚香敬神,接着吟诵茅山超度经文《太上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
超度经文诵毕,九叔将亲手撰写的经文投入火盆,再次焚香敬神,标志着超度法事的圆满结束。整个过程虽然条理清晰,但周晓宇仍感到一丝乏味,这也难怪文才和秋生显得兴致缺缺,若非九叔严令,他们或许根本不会踏足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