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低下头,不敢直视他的目光。
"标儿。"
"起草圣旨,向全天下宣布。"
"即日起,大明取消丞相之职,至于原来的权力将由一个新的通政司负责处理奏折,通政司直接听从我的命令。"
"你去百官中挑几个有能力的人进入通政司。"
"就这样定了。"
"退朝!"
朱元璋当机立断地做出了决定,并且立即散朝离去。
大臣们尽管心里不服,但也只能默默接受。毕竟不久前还有胡惟庸案牵连了数万人被诛,这位帝王一向以手段果断闻名。
国公府。
徐增寿一脸忧虑地来到了二哥的房间,进门就关上了门。
"怎么了?急成这样?"徐膺绪诧异道。
"出事了。"
"局势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控制。"徐增寿语气沉重地说。
"你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明白?"
"虽然父亲不在了,但皇上和太子对咱们家还是很照顾的。大哥继承了爵位进了都督府,我们也得到了重用,这一切都要感谢皇恩浩荡。"
"哪里超出控制了?"徐膺绪不解道。
"我说的是那个叫朱少英的小子。"
"就是整天围着小妹转的那个朱少英。"徐增寿急忙说道。
"他怎么了?"
听到朱少英这个名字,徐膺绪皱起了眉头。
"我听说兵部那边消息,在今天的早朝上,燕王殿下在报告捷报的时候特别提到了朱少英。"徐增寿神色难看。
"你说什么?"
"捷报中提到了朱少英?真的是他吗?天底下名字相同的人多了去了,你能确定吗?"
"而且,为什么燕王会在捷报里提到这个人名?"徐膺绪十分吃惊。
"我去了兵部查了那个朱少英的信息,发现全都和那小子对得上。"
"今年十六岁,家住北平安沙镇,本来是个商人,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