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书记,其实就在天龙服饰开业的第二天,就已经有人开始仿制。”
“他们用的材料,比棉纺厂的要便宜,卖的也更加便宜,利润空间自然更小。”
作为全程跟随赵瑞龙的李达康,知道其中的情况。
并解释给了略微激动的钟正国。
“所以当棉纺厂想要和其他销售渠道签订单的时候,他们的利润空间只会更少。”
听到李达康的讲解,钟正国这才明白过来。
大衣的仿制品,已经开始在市场上出现了。
甚至还和天龙服饰专卖店,竞争了一段时间。
虽然有竞争,但棉纺厂依然吊打其他服饰,创造了十个亿的利润。
这足以证明赵瑞龙的厉害。
而李达康现在,明白了当时赵瑞龙为何要天龙服饰的商标,而不要分红股权。
首先,天龙服饰的知名度已经在整个京州,家喻户晓。
即使有仿制品,但天龙服饰可是牌子货,整个京州公认的。
所以,只要赵瑞龙随便找一家专业的制衣厂,贴上天龙服饰的商标牌子,它就是这个价。
但其他服饰就不行了,他们没有天龙服饰名气大。
而且天龙服饰质量过硬,大家都愿意为这个牌子买单。
其他衣服没有知名度,只能算是杂牌,卖的衣服也是杂牌。
棉纺厂要是和这些人签订合同,棉纺厂做出来的衣服,贴上他们的商标,也变成了杂牌。
只能降价,只能被压缩利润。
贴上天龙服饰的标签,同样质量的衣服,利润就变得不一样了。
听到李达康的讲述,众人恍然大悟。
“怪不得瑞龙刚开始什么都不要,只要商标,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呀!”
赵立春这才反应过来,赵瑞龙为什么只要商标,当时他还很生气来着。
这回看来,赵瑞龙看的实在是太远了。
钟正国和梁群峰也明白了商标的重要作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