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难忘。她不但人长得美,而且能歌善舞,是那种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尤物,进宫不久,很快就被封为孺子。
虽然栗姬屡屡口无遮拦说了一些忤逆太子的话,但太子都没有与她一般见识,选择性原谅她。栗姬基因方面很强,不但为太子生了三个儿子,而且在太子当了皇帝后,还立了儿子刘荣为了太子,没少为老刘家做贡献,母以子贵,栗姬的地位如同侧妃,在宫中占有不小的段位。
王娡与她们相比,无论资历还是关系都无法与之媲美,她只有靠时间换空间,用心来淘汰那些占茅孔不拉屎的人。
她有一个特长,像郎中一样能很快诊断出后宫中的病情,抓住主要病根,掌握宫中男男女女的想法,这与她注重收买人心有很大关系。特别是皇帝宫里的宦官赵谈最得她宠,她通过阿爹跟着邓通采矿赚到的钱,大把花在各种赏赐宫女宦官上,还利用机会把赵谈扶在宫内总管的位置上,这让赵谈对眼前这个王长使更加言听计从。
每天宫外的大事小情,皇太后、陛下和太子的大小想法,王娡都能通过这些宦官了如指掌,有了正确的情报才有正确的判断。因此,王娡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要说的每一句话都符合皇帝和太子的心意,在宫中很得上上下下的喜爱。
朝廷实行推恩令,上上下下震动不小。当时任太子的刘启也不例外,毕竟他要监国,想看看这些枕边人哪个有高认知,故意问栗姬对朝廷推行有什么看法。
栗姬道:“封国的王爷都是一家人,封不封自己的子孙那是你们自己的家家,不要拿这些鸡零狗碎的事来烦我,扰我清净。”
当太子问王娡对朝廷实施“推恩令”有什么看法时,王娡想了想却说:“朝廷上的事大大小小都与政治有关,陛下最担心的不是匈奴之患,而是担心萧墙之内,万一哪一天哪个王爷坐大了,不听陛下的诏令了,怎么办?这个不听,那个不听,天长日久,陛下就会成为一个空头陛下。被人架空了那滋味能好受吗?实施推恩令宜早不宜迟,否则尾大难调,日后就更是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