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大学。
校长:“这个辜教授真是不同凡响,一连四天的讲座搞的热火朝天。
现在除了京城大学,所有京城的高校都掀起了一股中国精神的热潮。”
“尽管我不大同意辜教授的一些观点,但这次讲座充分显示了辜教授的学术功底。我打心眼里佩服他。”
蔡校长:“对于我们这些提倡新文化的人来说呀,辜教授的观点倒是一个很好的提醒,提醒我们不要走极端。”
“辜教授的观点从学术角度来看是无可厚非的,而且很有裨益。但是他之后的几次讲座又表达了他君师主义,这就很有害了。”
“辜教授是个怪才,文学狂士,不出格就不计较他。我们京城也不该成为旧文化的讲台。你在京城大学也举办一个讲座,谈一谈新文化。”
“新文化它有一个整体架构,凭我一个人很难担当,如果把我们新青年各位同仁组织起来,集各家所长,办一个新文化的系列讲座必然是会事半功倍的。”
校长:“不只是先生,学校的优秀学生也可以,像那个张水生就很不错,我记得他入学考试成绩,英语和算术都是满分。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应该也不错。
更重要的是他的白话诗写的非常不错,备受年轻人追捧喜爱,我想着既然要开新文化连续讲座,不仅仅是先生的参与,也可以让学生代表也参与进来。”
“学生?”
“就当是学生代表演讲吗?你去跟水生谈一谈,让他也准备准备。”
校长知道水生。
他跟迅哥儿相熟,都是绍兴人。
也认识水生了。
更关键的是校长是每一期的新青年都读了的,水生在新青年上也发表了不少的文章还有白话诗,校长也看过,认为水生非常了不起,最起码在白话诗上面的造诣很高。
有一位先生过来找了水生,跟他讲了这个事情。
发扬新文化的几位先生要开系列讲座,邀请水生作为学生代表也准备一次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