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燕青召集众衙役。
依照大宋律法之规定,县尉麾下应有一百名三班衙役,具体分为快班、壮班与皂班。
然而,此刻三班衙役仅余六十余人。
尚有三十余人乃是虚领薪俸的三班衙役。
面对人员短缺,燕青便与鲁县令商议,原虚领薪俸者可继续留任,但所缺之人需予以补充。
此部分人员薪资由燕青承担,钱塘县县衙无需负担。
如此美事,鲁县令自无拒绝之理,毕竟一县之安稳离不开衙役。
鲁县令更将都头之职授予燕青。
在钱塘县,都头与县尉实有差别。
都头并非正式编制,而县尉则享有正式编制。
都头之职,县令可随时任免,然县尉须经上级审核。
两权相较,鲁县令特批,钱塘县衙役人数可增至三百人。
何况,燕青手中尚握有一份生财之道。
鲁县令欲保全燕青之产业,因其关乎其收入。
当燕青即将离去之时,鲁县令果断决定,以梅林村作为置办作坊之地,日后梅林村全权交由燕青管理。
燕青可派遣五十至一百名衙役前往梅林村驻守。
毕竟,昨日燕青呈上之包裹,内藏金三百两。
晌午时分。
县衙公然张贴告示。
急招衙役若干,月饷较前增长一两。
应聘条件需年轻健硕,擅长武艺者优先录用。
钱塘县域之内,拥有产业之人绝无参加选拔之意。
担任衙役之人一年可获多少银两?
从商生涯亦或带来更高收益。
然而,历经方腊起义之后,多人为之失去产业,尤其是那些追随方腊的士兵。
他们在方腊败亡之后流落于各县城之间。
如今有此良机,他们定当欣然应允。
曾经在方腊军队中,他们算是接受过正规训练。
从军队基层转变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