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贤婿见识深刻,朕心甚慰。”皇帝激动地说。
顾道心想,这算是个什么见识?
这段历史除了‘种姓’制度没发生,其他的我都看过。
两个人从印书坊里出来。
皇帝拿着一本合订本,宣布了顾道准备卖书的决定。
“三十文一本?这比手抄还便宜,修之大义,老夫代天下寒门谢谢你。”
徐相激动地朝着顾道拱手相谢。
“惭愧啊,惭愧,老夫想了许久,该如何说服修之,没想到修之竟然如此深明大义。”
华阳居士自嘲地说。
靖节先生只是来串门的,恰逢其会而已。
拿到书一看,立即被吸引进去,对顾道惊为天人。
“不过贤婿,这一本书成本多少?”皇帝突然问道。
如此贤婿,不能让他亏太多啊。
顾道一听,立即义正言辞地说道:
“陛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能在乎几个钱?臣不才,还是有一些资财的。”
皇帝感觉一股暖流在心间流淌,真是个好女婿。
“那也要悠着点,不要亏太多,这不是一日之功。”皇帝温和地劝说。
顾道心想,悠着点怎么行。
这本书的成本不到十文钱,百分之二百的利润,哪里去找这么好的买卖?
坐在家里,不吃苦不受累,钱哗哗地往里流。
何况这两篇文章,现在被炒得人尽皆知,这个风口不抓住卖钱,还等什么?
“修之,这是大功德啊。”徐相还不忘夸奖一句。
“不敢说什么功德,身为臣子只想着为陛下分忧。”顾道赶紧拍马屁。
赚钱都赚成功德了,拍老丈人马屁不丢人。
皇帝今天造访终南山,特意带上徐相和华阳居士,就是为了劝说顾道,把这本书公布出来。
因为一旦顾道同意将两篇文字与世家利益交换。
那么世家就有了正当理由,寒门就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