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家父汉武帝! > 第109 章 史氏成长

第109 章 史氏成长(3 / 7)

不同是他们专门生产用来贸易的织品,

是大汉独一家类似于企业运转的织行,

海贸以前,百姓男耕女织都是用于自给自足,皇室有全天下最好的纺织技术,但也是做出来自己穿的,并没有将纺织品售卖的举动,

海贸后,除了此前的两者外,多了种以家族为模式的商业纺织,蒲桃锦大多都是由家庭纺织,问题是,除了豪宗大族以外,普通的人家肯定难以纺织蒲桃锦,

而千户织行,则不是以家庭为单位,是由官方扶持的自主织行,征服倭岛设立织行,是天时地利人和之举,如此模式的织行,非要用绝对服从的战俘组成,幸好效果不错,

织行能挣多少钱不是刘据关心的,他最关心的是这种模式,到底可不可以于大汉存在,如果可以存在,刘据就能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史氏这也都在变好,太子想要坐稳,务必要形成一个宗族势力,有稳重识大体的史氏掌舵,不错,况且,这对于史氏而言也是历练。

像霍去病、霍光兄弟二人这般天才是凤毛麟角,大多数的人成长,都要在事上练。

“陛下,舒嬛在冷宫内待得太久,少子年弱,离久了母亲不好。”

此前,舒嬛被刘据一怒之下放逐冷宫,史氏为她求情过一次,那次被刘据断然拒绝,

“你可知,就算你为她求情,朕把她放出来了,她不会记得你的好。”

“我与陛下您说此事,不是为了让她记得我的恩情,而是为了维护陛下您,惩治已够了,舒嬛是过错,没有到永远被打入冷宫,还请陛下三思。”

刘据听到史氏如此回答,想都没想点头道,

“好,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就把她给放了。”

“多谢陛下。”

前后两次提问,刘据却回答却不同,前一次史氏说得不合时宜,这次却是有理有据,舒嬛记不记得史氏的好无妨,刘据是听得史氏的话放出舒嬛,这是事实。

此举更能增强史氏在宫内的威严

最新小说: 水乡风云 红楼:夜天子 人在民国,从巡警到最强军阀 弃女当家,富贵让极品羡慕不来 说你私生子命贱,你带七个老婆造反?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大宋文豪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