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远的小叔子还是那么绝情,头也不回。
李秀娘就这么痴痴看着,直到人影消失也不愿离去。
赵明允先在将军庙汇合了其他人,这才一起往县城而去。
赵明允不认识路,但有人认得。
这段路不远,但古代交通条件简陋,他们走了足足一个时辰,才到达了县城。
在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参加徭役的人。
几乎都是死气沉沉,对前路充满了绝望的人。
像赵明允这支队伍,朝气蓬勃,士气高昂的是凤毛麟角。
黄岩县城是座小城,也就这样了。更何况赵明允等人不是来观光的。
他们先到衙门报道,没见到刘贵,有个小吏招呼他们登记在册,然后就是干活了。
赵明允等五十个人先前往粮仓,把粮食装袋,再装在车上,送去城外的渡口装船。
黄岩乃是江南,途中多山,与汴梁属于是天南地北了。走陆路是不可能的。
民夫与骡马也是要消耗粮食的。比如十斤粮食,如果走陆路,路上民夫与骡马可能要吃了九斤,只有一斤到汴梁。
所以走的是水路。
也只能是水路。
这种搬运粮食的工作没什么好说的。赵明允身子骨还不是很好,搬的比较少,也比较慢。
但因为有同伴做掩护,没有官差呵斥他。
其他村庄就不一样了。那些个毫无生气的民夫,一盘散沙似的,根本不会互相帮助。
经常挨骂与挨鞭子,如果虚弱一点,路上死了十分正常。
等到了中午,民夫们可以在官府在城外准备的营地之中,休息半个时辰。
有水。
但官府只管早饭与晚饭。民夫们只能拿出自己带来的干粮当午饭。
赵明允等人带了干粮,但来到营地之后,赵明允没有允许同伴吃干粮。
面对同伴疑惑的目光,赵明允沉声说道:“我们的干粮可以储存许久。而从黄岩到达汴梁的道路太远了,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