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已是十六七岁。四十岁才达到大宗师。
而老子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超越众生,达到先天境。
众人啧啧称奇。
“想必老子的修为,早已经达到圣贤境了吧?”
金榜画面继续。
老子进学多年,始终停留在先天境。
学问渐长,而等级、境界却无变化。
直到母亲去世,老子向天子告假,回家省亲。回到家中,面对着母亲坟墓上的一堆黄土,老子陷入沉思,追忆往昔,母亲的音容笑貌犹历历在目。
老子悲痛欲绝,寝食俱废。他沉思冥想,发现自己变得愚钝。追理思索,方才恍然大悟,于是饱餐一顿,倒头便睡。
家将、侍女都感到奇怪,问他缘由。
老子说:“人生在世,有情有智。有情,才有温暖和人伦之乐。有智,才能明事理,遇事不乱。感情,只是理智的附庸,而理智才应该是感情的主人。
“如今母亲去世,情难断,情感占了上风,失去理智,所以才会痛不欲生。今天端坐沉思,忽然理智回来了。用理智驾驭感情,诸事调顺,感情也得到节制。”
老子明白了以智统情,此后心皆豁然旷达。
因感悟此理,又加之【帝黄之术】练气修行,老子的寿元瞬间增长一百岁。
“感悟一个道理,加上练气修行,就增长了一百岁。这不公平啊。”
“老子的长生之道跟前两位长生者明显不同啊。”
“别人突破大宗师,进入圣贤境,才能增寿六十岁。他先天境就一百岁了。”
金榜上的画面继续。
老子西出函谷关,感念毕生所学,写下《道德经》。
道德经是对他毕生所学的一次总结。
思想境界的一次升华。
《道德经》完成后,他的寿元再度增加一百岁。
“别人一点点修炼,寿元一点点提升。老子是瞬间提升,而且每提升一次就是一百年啊!”
九州大陆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