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闻方丈摆摆手,制止这高僧。
良久,方才道:“此事没什么不能说的。当年这件事,是少林做错了。”
【懵懂少年,初入少林】
伴随着严肃、神秘的天籁之音,金榜上缓缓出现一副画面。
一个农家少年跪地拜师。
站在少年对面的,是少林辈份极低的和尚觉远。
觉远浓眉大眼,长相憨厚,挑着一副铁桶扁担。
少年看上去也有点腼腆、木纳。
两人像是一对笨笨的师徒。
觉远对少年极好。
两人在少林寺的柴房里对话,觉远教少年引气吐纳、修心养身之法。
少年名叫张君宝。
师徒二人情同父子。
某日,觉远被戒律院带走。
回来时脚上、身上绑着大铁链。
铁链拖在地上,啷当作响。
“师父,师父,你怎么啦?”
少年君宝急切地问。
觉远摇了摇头,又用手指指嘴巴,表示自己正在受戒律惩罚,暂时不能说话。
他挑起一百多斤重的铁桶,便朝山下走去。
君宝急切地跟在师父身后,跟着他一路上山、下山。
“师父,他们为什么不让你说话?”
“为什么要给你绑上铁链?”
“为什么要你用铁桶挑水?”
问得次数多了,觉远只好用树枝在地上写字:
“等为师挑够这一万担水,再跟你说缘由。”
他还叮嘱君宝,自己教给他的修炼之法,要勤加练习,切不可偷懒。
某日,觉远师徒正在山道上挑水。
一个骑驴的少女径自往山上而来。
少女出身名门,武艺高强。她见过觉远。
“大和尚,谁欺侮你啦,我给你出头。”
少女询问。
觉远摇了摇头,示意她快走。
少年把师父的遭遇告诉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