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时,可惜他刚刚入眠,帐外就响起了帐下小吏通报的声音。
李儒骤然被惊醒,脸色不虞,刚想发火,可一听清来的是“徐校尉”之后,他脑海中的倦意顿时一清,连忙整顿一下自己的衣裳,出帐相迎。
董卓军中的“徐校尉”没有别人,只有不久前刚刚守住陈仓城,为大军立下首功的徐荣。李儒虽然备受董卓信任,身兼“主簿”、“参军”等职,在军政两面上都能够出言置喙,在筹谋画策上,更是董卓的心腹智囊,董卓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
可是李儒也有自己的短板,他在军中孑然一身,又从未掌军,没有过领军立功的机会,由此在军队中并没有其他心腹手下或者将领可以助力。先前他想要收服那些凉州叛军俘虏之心,其中就有要为自己栽培几个军中心腹的打算,如今与自己素来没有私交的徐荣突然前来,由不得不引起李儒本人的重视。
说起来,徐荣确实是李儒打算拉拢的一大助力,孑然一身、身居局外的李儒可是说旁观者清,他看得明白,眼下董卓军中除了牛辅、董越、董璜这一派掌兵的亲族外,还有李傕、郭汜、张济等人结成的凉州将领派系,以及以徐荣为首的一派,其余如段煨、樊稠等人,要么是明哲保身,要么就是董卓纯粹的心腹。
像董越、牛辅、董璜本身就是董卓的亲族,李儒拉拢不动,而像李傕、郭汜等人,军中凉州将吏众多,盘根错节,李儒也不易拉拢。反倒是徐荣本人,出身辽东,虽然跟随董卓多年,屡立战功,但因为种种原因却融不入其他派系里,再加上因为他屡立功勋,脱颖而出,隐隐有独成一派之势。
李儒依附在董卓身上,日后董卓跻身朝廷、位极人臣,李儒自然也能水涨船高,可要想更进一步的话,在军中就不能没有助力之人,而徐荣虽然屡立战功,但相比起董越等亲族或者李傕、郭汜等凉人,终究是势弱,两人既有可互补相助之处,今日徐荣来访,对李儒来说,就是一个试探心意的良机。
当下李儒出帐亲迎徐荣,两人言笑几句,李儒就邀请徐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