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巨万。或枭克酋健,摧破附落,降俘载路,牛羊满山。军书未奏其利害,而离叛之状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劳。暴露师徒,连年而无所胜。官人屈竭,烈士愤丧。”
中平元年,和黄巾之乱同一年的北宫伯玉、李文侯起事,随后又有加入边章、韩遂、王国等人加入,五年之间两次大规模入侵三辅,天下震动,凉州战事一直是汉帝国的首要边患,而这也是本书中的第一个凉州集团。
董卓入雒阳,废少帝立陈留王,不管我们后人以怎样的眼光去看待董卓这个人物,在他早期统治两都、实行较开明的政策时,毫无疑问他离成功是那么的近。这是本书中的第二个凉州集团。
李傕等人在继承董卓政治遗产后控制的汉朝廷。相比起兴起势头正旺的袁绍河北集团、曹操中原集团而言,这个时候凉州集团的势力已经出现了很大的衰退,但它依然具备着影响天下大局的实力,这是本书的第三个凉州集团,它同时也和第一个凉州集团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李傕、郭汜败亡之后,韩遂、马腾等人终于在多次受挫后完成了对三辅地区的渗透,这个时候,凉州集团不同于前面的所有凉州集团,它在名义上完成了统一并成为了中原曹操集团的实力盟友,以韩遂、马腾、马超为代表,可以说是历史上的第四个凉州集团,但却不是本书的第四个凉州集团。
而在对三国的影响上
曹操真正意义上统一北方,确定魏国疆土的关键战役就是和马超、韩遂等凉人的关中之战。
三国中的蜀国和魏国的战争,有大半是围绕凉州进行的。诸葛亮、姜维在前期发动攻势,重点所在就是争夺凉州地区的归属权,后期蜀国开始处于守势,郭淮、司马懿、邓艾等人大力经营凉州,奠定了灭蜀的基础。
哪怕到了司马氏取代三国之后,凉州的动荡依然在影响着天下的大势。在历时九年的秦凉之变中,秃发树机能带领凉州鲜卑屡挫晋军,而为了镇压河西鲜卑,司马炎几乎将晋朝名将尽数派遣至西北战场,前后丧失了了四名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