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帮助下,拓宽山阳渎的各项准备都完成了,十五万民夫也基本上到位,就等良辰吉日工程正式开始。
上午时分,萧夏在刘文静的陪同下来到了考试点,江都县学,县学特地放假一天,把校舍空出来。
高颎正全力以赴准备运河开工,实在太忙,所以主考官便由刘文静担任。
“这次我们也仁至义尽了,来回路费,在江都的食宿都是我们负担的,考不上他们也没有什么损失,说不定还可以捞个不错的纪念品。”
“什么纪念品?”萧夏笑问道。
刘文静笑道:“我和高公商量,这些子弟基本上都是江南各世家派来的,为感觉江南世家的支持,决定给每一个来参加考试的士子一张羊皮。”
萧夏欣然道:“可以!”
他们有几十万张上等羊皮,拿出三百张做人情,小意思。
三人走进县学,考试已经开始了,士子们都沙沙写字,考试内容也很简单,就考《孟子》和《论语》,指定一段进行默写,一共五道题。
考《孟子》和《论语》只是入门,先把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淘汰,然后就是看书法,这是择优。
看书法是大家的共识,一个士子只要肯刻苦练习书法,那么别的方面也一定不错。
萧夏在窗前见考试的士子都十分年轻,基本都是二十岁出头,而且个个相貌端正,各个世家也要面子,不会把歪瓜裂枣的子弟派来考试。
萧夏连连点头,又问刘文静道:“都是各世家的庶子?”
刘文静点点头,“基本上都是,只有五个江都县的寒门子弟,其他都是庶子,他们报名时都交了个人履历。“
萧夏有点奇怪,“我们开的俸禄不低,为什么寒门子弟都不愿意来考试?”
刘文静微微笑道:“这个问题我们讨论过,基本上得出了答案!”
“说来听听,什么缘故?”
“有三个缘故,第一,读书太贵,贫寒人家子弟读不起,最多认识几个字,首先在数量上,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