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都市言情 > 港岛:信我,赚钱没那么难 > 第29章:报纸发行的新思路

第29章:报纸发行的新思路(2 / 3)

提议,韦建邦及其团队并未表示异议。

毕竟,许多报纸在初次面世时,采取免费策略并非罕见。

何安心里其实有过更为大胆的想法——让新版《天天日报》永久免费发行。

但深入思考后,他意识到在当时的香港,这一构想实难实现,且问题并不在于资金。

即便拥有自己的印刷厂,每份报纸的印刷成本也仅在0.2至0.5港币之间,加上运输费用,单日十万份的总成本也不会超过八万港币。

况且,印量越大,平均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

再算上公司运营、员工薪酬等各项开支,维持一份日销十万份的报纸,每月的总成本也不过百万港币,何安完全有能力承担。

关键在于,免费报纸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难以推行。

首先,免费报纸的盈利模式主要依赖广告收入和扩大社会影响力,这意味着必须让尽可能多的香港市民接触到这份报纸。

只有阅读人群广泛,广告商才会愿意投放广告,从而增强报纸的影响力。

但如何送达市民手中?自然是通过报摊、书店等渠道。

然而,免费的东西虽然受到市民欢迎,却可能遭到售卖报纸和书籍商家的抵制。

因为免费报纸无法为他们带来利润,甚至可能影响到其他付费报纸的销售。

久而久之,哪个商人愿意牺牲自己的收益来销售免费报纸呢?

其次,不能过高估计公众的道德水平。

免费报纸极有可能被某些人大量领取,用于如作燃料、垫地板乃至不雅用途,甚至废品回收站的小贩也会乐于每日在免费报纸发放点“进货”,转手卖出换取利益。

相比之下,同行因免费报纸而发起的反对浪潮反而是相对较小的问题了。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纸质媒体若要免费,除非是拥有无法估量的财富,不在乎报纸被当作燃料或废品处理。事实上,香港报业历史上曾经尝试过免费模式,但均以失败告终,存活时间不过寥寥

最新小说: 遇见流年劫 砸古今通道后,渣男父子下跪悔哭了 黄泉速递阴阳包裹请签收 我靠捉泥鳅抓鱼圆了上学梦 华娱:从黑皮体育生开始 我是个替补却带队逆转夺冠 两界:压榨员工算魔修吗 心声泄露后:满朝文武爱上吃瓜 尤里的烦恼 鲨齿鳄吻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