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逝的花头巾》的确与如今的文学风潮不符,遍寻《人民文学》、《燕京文艺》以及《魔都文艺》,大都是反思过去困苦的。
除了这些,就是更早些年的英雄故事。
《花头巾》更像是青春文学,关注的是年轻人的单独个体,同时也在反应社会现实。
这篇小说同样是倒叙,很符合林爱民以往的写作风格。
毕竟《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和《灵与肉》,都是采用这样的手法。
故事的男主人公叫秦江,同学采访他开始,引发他和另一个姑娘沈萍交往的回忆。
秦江是一个成天酗酒的青年,不满意父亲对他的批评,一气之下离开燕京,孤身来到川省,轮船上当了一名加油工。
一天,他在船上与一位去燕京上大学的姑娘沈萍邂逅相识,交谈中得悉,她靠自学奋斗考入北方大学。
受此鼓舞,他便从此发奋读书,半年后也考入了北方大学。
在一次联欢会上,他又遇见了沈萍,与她进行了交谈,又相约去长城野游。
秦江发现沈萍变了,已非过去船上相遇时的她。
他很怅惘!
秦江已爱上沈萍,但沈萍与他在生活追求上,距离越来越远。
……
这就是章徳凝想要林爱民搁置不发表的原因。
从关注现实社会到关注个人,反差太大,读者很可能会有怨言。
她是《燕京文艺》的编辑,当然比林爱民‘消息灵通’。
复单大学的卢鑫华在班级墙报上写了篇小说《伤痕》,文汇报文艺部的负责人钟喜知听说此事,想要刊登出来。
相比刘新武的《班主任》,以及林爱民的‘反思’系列小说,《伤痕》更直抒胸臆,目标非常明确。
文汇报内部有分歧,钟喜知他们就在魔都文学工作者中展开讨论。
据说这个月在燕京举行的文脸扩大会议上,钟喜知也受到邀约,准备和燕京当地的文艺工作者谈及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