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为了其保障生命安全,根本不可能让他们进入火场,参与灭火。
同时,因为山路崎岖,车子上不去,大量的物资被滞留在山下。
热心市民发现了能帮忙的机会,他们肩挑手提,将需要的东西一点点运上山去。
岑方远当机立断,向周边消防部门发出求援,很快得到了响应。但因为路程的间隔,赶来的救援力量没有那么快到达
见鬼的风还越来越大。
这边的火刚扑了一茬,旁边又烧起来,感觉没完没了。
奋战的人却都已经累疲了,只是机械性地扑打着
好在下午的时候,有部分外地消防到达,开始了支援。他们及时控制住火势,不让它再大范围往外扩散。
此时燃烧面积已经达到三百平方公里,而且火势还在以每小时60米的速度往外蔓延。
尽管散出去数百名消防,但在如此大的火灾面积前,还是显得杯水车薪。
消防无人机携带的水箱根本没有用,傍晚时调来几架直升机和水陆两用飞机从江里汲水,往返泼洒,有一定的效果。
但因为中途耗时长,效率也并不是很高。
而且随着天黑,可见度变低,飞机也不能在夜间继续操作
岑方远收到快速灭火的命令时,如实地向上级汇报了困境。
他表示,以现在的效率,灭火是没问题的,但速度肯定快不了多少。
而上级却给了他一针强心剂,说会派高科技机甲人帮助灭火。这些机甲人有抗火抗高温的能力,还有机械助力,会大大加速行动力。
但是由于这样的机甲人是秘密研究的产物,还不为外人所知。如果不是因为这次大火,是不会派出的。
所以岑方远必须做好衔接工作在对方到达时,遣散民众,减少在场的工作人员。件量减少目击者。
作为国家最新的,也是最高的科技产物,目前来说,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岑方远不知道这些机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