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伦敦大火
安娜一直认为,自己是西班牙安达卢西亚人,对英格兰有一种天然的偏见和歧视。
西班牙帝国鼎盛时期,英格兰还是野蛮与落后的代名词。
西班牙帝国衰落后,安娜曾经认为英格兰海盗打劫西班牙商船是诱因之一。
在西班牙民间,流传了许多嘲讽英格兰人的笑话,尤其是与斗牛和斗牛士有关。
因此,安娜对英语怀有一定排斥感。
来到伦敦后,由于年龄大了,记忆力下降,安娜学英语用了较长一段时间。
好在,安娜熟知日耳曼语,几乎等同于第三母语。
每每,安娜都要在大脑中把英语翻译成日耳曼语,才间接理解英格兰贵族的意图。
安娜印象中,英国官方语言在14世纪初还是法语。
1362年之前,诺曼法语是英国社会精英和官方语言;
直到1362年,英王爱德华三世宣布法律,弱化罗马教宗权利,弱化外族影响,英语才变成牛津大学的教学语言。
凭约瑟夫老爷的推荐信,安娜在伦敦皇家交易所找了一份翻译文员工作。
在皇家交易所,安娜主要职责是翻译来自世界各地的“消息与新闻”。
所以,对几大国(西班牙、法兰西、荷兰、奥地利、德意志、意大利、奥斯曼帝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动向都十分了解。
因为安娜的思维模式是典型的“由总至分”、“自顶向下”,
为了使贵族老爷易于阅读和理解,在每则新闻的翻译稿前,安娜都会简短总结出“内容摘要”。
掌握了英语后,在业余时间,安娜去伦敦图书馆阅读各种书籍,包括莎士比亚的著作。
随着印刷技术发展,图书馆收藏的图书越来越多。
安娜发现,自己感兴趣却没时间阅读的书籍也变得越来越多。
图书馆的藏书随时间增长迅速;而一个人每天能够阅读的书籍却总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