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们发现在战场上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给对方添加其他的麻烦,以消除对方在正面战场的战斗力。
刘备的出手非常的狠毒,直接瞄准了曹操的心脏。他收买那些依然忠实于大汉的皇族,在许昌给曹操造成了一场动乱,差一点就能把许昌给闹翻了。
曹操连夜带着部队赶回许昌,杀了那些该杀的人,还杀了一些不该杀的人。论杀人,曹操不必董卓差多少。曹操将皇宫整个换了一遍,除了太后和刘辩,其他的人全换了。
这个时候的刘辩,也终于明白童老大那时候带他逃离洛阳是冒了多大的风险,终于明白一个武将在关键的时候,比十个士人要管用的多。
其实这场动乱的初期,刘辩是有很大机会的。董承已经控制了大半个许昌城,曹操的残余势力被压制在一个小小的角落,胜利仿佛已经在向他们招手了。
只要控制了许昌,董承决定马上向四周可靠的实力说明,宣布刘辨亲政,那个时候曹操会很被动。
他一直尊奉刘辨,如果刘辨宣布亲政,他怎么办?打?还是不打?
董承几乎就要成功了,但是最后,一个人,一个被董承看不上眼的武人,改变了整个事情的结局。那个人就是徐晃。
徐晃一开始是跟着杨奉站在董承的那边的。但是董承漠视这些武夫的存在,仅仅派徐晃把守城门。
在董承看来,一个像徐晃这样武艺高强的武人,用来看门是最合适的。
荀攸对武人的态度也是这样的,他一开始也没有注意到徐晃,直到形势越来越对曹操不利,荀攸希望可以留一条退路的时候,才派人去找徐晃。
他找徐晃是因为徐晃是看门的,可以为他把门打开,让他走。但话总要说的客气一些。
荀攸说了:“主公早就知道公明,有心让公明为大将。怎奈主公也知道你心存忠义,不愿意弃杨奉而去。况且先前大家都是为皇上效力,也不必分的太清楚。主公本来想,这次打完刘备回来就委你重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