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圩村与老埂内的杨庄,这两村庄的农民与知青累计起来大约有五百号人马。这五百人的队伍沿着新圩村边缘那片广袤无垠的芦苇滩整齐划一字地排开,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蓄势待发。
向荒滩进军,在荒滩上描画农场灿烂的未来,就这样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匆匆忙忙地开始了。
新圩村这边是采用以农户为主的分段包干的方法,分段的依据是知青分组入户的名单。分段的事主要由民兵连长胡道伟负责,也还祘公道与合理,由胡道伟的步子决定,凡农民与男知青组的,每人一步半,凡女知青组的,住户农民还是一步半,女知青则是每人一步距离。
这也没有谁犮令,只要一分得地段,农民带领着自己住家的知青,就在荒滩上“沙、沙、沙”地挥舞起镰刀。
这下住在卜春花家的杜桂英、徐华丽等几位女知青惨了。
这群女知青连小麦都没割过,这一下割起这不知比小麦秸要硬多少倍的芦苇,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先还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旁边一农民大妈边做着示范边教着杜桂英几个女知青:要左手倒拥着芦苇,右手握紧镰刀把,将呈45度角的镰刀面与地面持平,从芦苇根部用力收割,而不是在芦苇中部硬砍。
方法是对了,但力气又不够,割起来非常吃力。胡连伟根据知青分组入户名单,因卜春花是村干部,没有算入人头,虽有一名男知青,但以女知青为主,故就以五个女知青分配地段的。这对杜桂英几个女知青己是很照顾的了。
但,曲雨晴哪能算劳力,她出工不出力,在后面帮着捆芦苇梱子,动作又不熟练,慢慢吞吞地,梱得捆子还又小又松,这还不好责怪她,她本来就是来玩的,陪着打酱油的。
而陆云翔呢?应该算是这组里的壮劳力了吧?可昨天游长江到现在还没见人影哩。这让众人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同时也对即将到来的繁重劳动感到更加担忧。
这割芦苇不象运动赛场上跑道那样线是划好的,谁也不可能犯规,这芦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