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了一揖,“谢谢老祖宗。”
章嬷嬷将长命锁戴在宣晗脖子上,宣晗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研究似的。
苏瑜又看看孙娴说“这位是表姨母。”
宣晗又朝孙娴拱手作了一揖,“请表姨母安。”
孙娴笑道“幸得出门时让祖母提醒,否则我空着手来,就该闹大笑话了。”
孙娴送了宣晗一套湖州产的文房四宝,全是玉质的,宣晗谢了礼。
“表姨母想得真周到,阿晗正想要问阿娘换笔墨呢。”
“你这孩子小嘴可真甜,表姨母喜欢你。”孙娴很高兴孩子满意。
与初见宣晗时相比,现在的宣晗的确比之前要活泼开朗多了,不久有人疼,有安全感,重要的是还有了朋友。
苏瑜让宣晗去书房写功课,随便将明日起暂时不去书院的事告诉他。
结果到晚膳时,众人围着膳桌,宣晗撒起娇来,“阿娘,我想去书院,明日有我最中意的骑射课呢,虽然我不能骑马,但我想拉拉弓,而且我已经和同窗约好了一起练习,可不能失约啊”
周老太太不明就理,帮着宣晗说话,“孩子愿意去书院是好事,你无缘无故不叫他去上学,落了课时就是你这做阿娘的不对了啊”
“是啊,阿瑜,难得小公子这样积极呢。”孙娴也帮着劝她。
苏瑜拿着筷子默了默,想着拿宣晗去换连去片刻喘息的建议皇帝并未采讷,就算有决定也不会直接去书院将人带走,何况宣晗在凌云书院读书这事没几个人知道。罢了,苏瑜说“阿娘是想着你最近学业重,想让你在家偷几日懒呢,没想到你这样用功,好吧,那明日你还是去书院上学吧,不过后日阿娘希望你能听阿娘的话,好好留在家里多陪陪阿娘。”
“谢谢阿娘。”宣晗高兴的继续吃饭。
周老太太在听完苏瑜这番话后开始狐疑,她这个外孙女可不像是个缺人陪的人,也不像不想让孩子学习好,那么她不让孩子去书院上学,肯定有她自己的用意。又联想到近日所发生的事,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