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仅带路还帮忙去白事店,牌位一事他也出力,古道热肠是可以解释,但凭什么就让樊睿慈遇到了,未免太巧。”
“可鹏旭就是如此热心肠,报社人员和冉和同都是这样说的。”
“就刚好失踪了?”
“在阵地牺牲。”
“或许是御木孝太潜伏工作完成,鹏旭就是破绽,因此借机离开山城,尸骨无存就可能没死,不过是换了一个身份继续生活罢了,日谍潜伏的惯用手段。”颜清辉对自己的判断有一定的自信。
听他这样讲宋书堂也觉得有理。
毕竟巧合太多。
且前期的信都是鹏旭负责。
后续才是邮递员。
但后续这个时间点,御木孝太已经到山城了,所以不需要鹏旭了,可以解释。
邮递员情报科已经找到。
他说自己见到的人,确实是樊睿慈。
但白事店的伙计没有见到樊睿慈。
因为白事店的伙计去的时间要早得多,可能当时御木孝太就不在山城。
朱越说道:“如果按照这样的说法,也就是说御木孝太为了潜伏进入山城,可谓是提前半年甚至于是一年就开始做准备?”
这个准备周期很长。
但却效果很好。
如果是这样,他们确实很那难抓到御木孝太,甚至于都很难怀疑。
如果不是满洲方面刚好抓捕日本人中的叛徒,得知了御木孝太喜欢易学,可能真的就完全没有任何线索。
但喜欢易学与冉和同见面不是多此一举,节外生枝。
而是没有冉和同,谁能证明樊睿慈是什么时候到的山城呢?
所以说冉和同其实就是潜伏计划里面重要的环节。
这一切都是真的话,御木孝太就太可怕了。
满洲的情报起到了决胜的作用,可樊睿慈真的是御木孝太的吗?
“有没有可能冉和同就是破风小组的策反目标呢?”宋书堂突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