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就是消灭那些武官和勋贵集团。
事实上也难怪人们会发出质疑,当时的明朝军队可不是明朝末年那种垃圾军队,彼时的大明可谓是兵强马壮强将如雨。
而且是以20万明军对3万瓦刺军,用亮剑中楚云飞的话来说,就算是二十万头猪,让瓦刺人去抓,他们也不可能两三天之内抓完。
可就是这么一个强大的阵容,明军居然输了,而且还输得如此的莫名其妙,短短两三天的时间里20万大军就这样灰飞烟灭了,换做谁也不能接受这个结果吧
再看看土木堡之间阵亡的大明将领,他们分别是太师、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大同都督西宁侯宋瑛、大同总兵官武进伯朱冕、泰宁侯陈瀛、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襄城伯李珍、都督梁成、王贵等等一共六十八名伯爵以上的勋贵。
可以说,这一仗把整个大明的武官精英阶层几乎一网打尽。
别的不说,光是太师兼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这两人可是从永乐年间就跟着永乐皇帝打仗的四朝元老,也是整个勋贵集团的主心骨。
他们的战死,对于勋贵集团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此后的两百多年时间里,被打断了脊梁的武官集团彻底失去了跟文官集团抗衡的能力,变成了文官集团羽翼下的附庸。
好了,咱们言归正传。
要说看到勋贵们居然站出来跟文官集团叫板,最高兴的自然是昌平帝。
随着承平日久,勋贵们的堕落腐化自然不可避免,昔日开国之初势力庞大的武官勋贵集团也渐渐走向了没落,与之相反的是文官集团却开始日益壮大。
在此之前,武官集团也就勉强靠着西宁郡王等几名勋贵在勉力支撑,虽然这两年又出了一个贾瑜,但总体来说勋贵集团的实力还是弱于文官集团的。
昌平帝看在眼中急在心里,但却毫无办法,谁让勋贵们不争气呢。
可今天,老天仿佛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先是贾瑜上了折子,提议成立军机处、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