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多言。
王守良,他只能说这一顿晚饭吃的不错,饭后还顺路跟着马如龙去了一趟警队专用餐厅,喝啤酒打屁聊天等等。
认识了更多新朋友。
他便宜舅舅石希两层、总共200多平米的小别墅,以前只有两个人住,现在多住他一个,很轻松。
1901年4月12,一大早,王守良就穿戴妥当,打算骑自行车出门办事,他便宜表妹石爱华洗刷后,看到他就好奇道,“表哥,你要出去办事”
“要不要我帮忙”
王总已经抵达a计划位面快一周了,该熟悉的也熟悉的差不多了,是时候安排创业之路了。
之前几天问石希,他若是想开工厂,该去什么部门申请走流程老石果断宴请了几个相关部门的头头出来,还送了一些好礼,那都是花的石希的家底。
今天就是去走流程的。
王守
良笑容灿烂,“不用了爱华,舅舅已经帮我铺好了路,接下去我自己办就行,中午不用等我吃饭了。”
说笑几句,等他骑上自行车,快速向某部门前行中,沿途所过,一片坦途。
还是那句话,现在大部分人,就算是上环中环的打工族,大部分都是面黄肌瘦、旧长衫加破草帽什么的,或者苦力汉子打赤膊,他这皮鞋西裤加白衬衣、帅马甲。
就是高富帅的标志,更别提自行车是这个时代贵重资产
别说1901年了,一些流传储放到后世的报纸资料显示,1941年的民国抗战时代,打广告在报纸上出售的自行车,平均价300元一辆,同时期一些洋行招募懂英文的职工,才月薪100。
而普通家庭教师、小学教师,月薪40元左右。
还有一些作家回忆,在抗战前的山城,一辆自行车基本售价150个大洋,是一个青壮劳力打拼年的价值。
这就可以想象,这个时代你骑自行车出门真比后世炸街的法拉利、保时捷还拉风了。
一段时间后,等王守良抵达某